河口古镇树屏丹霞风景区
发布日期:2019-09-29 访问次数:

一、河口古镇风景区

黄河自积石山由西向东,穿过永靖县境北流。流过太极山川间的盐锅峡、八盘山与青石山对峙的八盘峡,复折向东,绕过达川以东的鸣雀峡,在渐渐开阔的河面上转了个弯。这里,南岸是金城古渡青石津,北岸就是羊肠子湾码头。宋代称喀罗川口。清代称张家河湾,亦称张家河口。

河口古镇.jpg

 码头上,沿着湟水东侧、隔着一道山脊的平旷土地码头上,沿着湟水东侧、隔着一道山脊的平旷土曾有四围土城墙,设东西南北四门。古村就在这城内、漫向黄河河岸的山坡脚上。地处庄浪河、咸水与黄河的交汇处,是古代丝绸之路、唐蕃古道必经之路。整个村落山环水抱、地势险要,一度被誉为“黄金水道”,享有“金城西大门”的声誉。这座古代叫作“庄河堡”的城池,始建于清同治元年。其自然形成的河口渡口,北接武威,南至兰州,西向河湟,是古代黄河上游著名的四大渡口之一,因其控扼金城西部黄河峡口,唐宋就是西陲军事战略要地。


河口古镇2.jpg


 古堡上游,古渡青石津背倚青石山,面朝黄河,与西固区八盘村隔河相望。山脚下,岸畔的白沙石上,“汉青石津遗址”的骆驼形石碑,巍然屹立于1992年。所以以骆驼造型,青石村人相传,在青石咀对面的黄河中,有一块巨大的礁石,酷似一峰卧着的骆驼,因之被土人称之为“骆驼石”。当黄河涨水时,骆驼石会沉没在水下,成了暗礁;当黄河水枯时,则又会露出驼峰和驼身,所以它就成了船工测量黄河水流量的标记。“汉青石津遗址”的石碑,建成骆驼形状盖源于此。

 石碑后面镌刻着:“青石津,西汉名渡,山多青石而得名。古为军事要隘,丝路锁钥,渡旁战事多起,至明清仍为直达青新要津。咸丰十年,建青石关城,有一夫闭关,全渡紧锁之雄。”其所在山峡,西起达川,东至河口,古时候称“鸣雀峡”。最新出版的《河口史话》载《史记?骠骑列传》文: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4年)霍去病奉命“将万骑,出陇西”,从今天的河口南一带,将兵马粮秣,北渡黄河,出征河西匈奴。至祁连山,败右贤王,收降浑邪王、杀休屠王,控制了河西走廊,并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汉宣帝元年(公元前61年),大将赵充国奉命攻击西羌,“至金城,领兵满万骑,恐为虏所遮……遂依次尽渡。”两位名将西渡黄河的津渡,就是这青石津。民国时期,青石津成河湟、河西古道的重要渡口,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于此,庄河堡一度繁荣。渡河的牛、羊、马匹、骆驼,皮货、葡萄、瓜果等物资,都由八盘乘船,摆渡到黄河南岸青石津,而内地的柴米油盐、丝绸瓷器、时尚用品,则由青石津北渡到金城渡,也即河口村,再转运河西走廊、新疆,或溯湟水至于青海。那时,古镇有三分之一的人家靠搬船摆渡,维持生计。至今在河口西侧八盘村里,还有一条叫“船巷子”的道路。而胜利炮响前,这里的船舶摆渡才逐渐停止……

 昔日的庄河堡,即河口古镇,从东街到西街,依次排列着东城门、“文昌阁”,十字中心的“钟鼓楼”。鼓楼前面是“握桥”,两边是狮子楼,过了钟鼓楼向西是“功德牌坊”、西城门、“魁星阁”,出了西门是大佛寺和土地庙。南街则有南城门、“三官阁”,出了南门为“龙王庙”,北街有牌坊,但没有城门和城楼。城内东西南北四条主要街道,长都不足千米。两侧小胡同纵横交错,有磨滩子、张家巷、码头巷、大庄子等名目,分别为功用、族姓和方位,大多带有古风遗韵。低矮的木质结构的雕花屋檐随处可见,两扇木门透着“柴门”本色。正中的堂屋里有八仙桌和太师椅。供家里的长辈居住,侧面是偏屋,镶有一扇木格窗户,相对小一些,供孩子居住。无论是堂屋还是偏房,都明暗相间,显得古朴典雅,静谧在四合院中,给人一种典中执礼的感觉。据当地老人讲:明朝时期,陕西、青海、新疆等地的客商,纷纷用木筏、羊皮筏,运送货物到这里汇集、摆渡,或者交换,延续到民国,三江四海商贾云集,甘肃省的第一个海关(1882年光绪八年设置,1945年撤销)便建在这里。于是古城就出现了不同风格的杂货店、客店、当铺等。而陕西商人所占比重最大,将古都长安的建筑风格与民俗风气影响至此,从而也就形成了典雅古朴、注重文脉的河口古城。


河口古镇4.jpg


 由于聚族而居,河口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是祠堂。如东门外祠堂、北街祠堂、刘家祠堂、张公祠及洪武祠堂,最有名的应该是洪武祠堂,称其为“洪武”,是因为明朝洪武28年,朱元璋立十四子朱瑛为肃王,西驻甘肃,以“控要害,以分治海内”。明末,李自成起兵于米脂,南下取关中,西进河湟,大将贺锦率步骑24万由平凉进攻兰州。末代肃王朱识宏闻之,料不可敌,密令世子藏匿民间以存血脉。贺锦破兰州,肃王战不利而死,妃嫔多人殉难,其世子带领王妃和仆从一路西逃,为贺锦军追杀。世子一人独免,逃到青石山脚下,过黄河冰桥,入八盘船巷子张明宦家,曲膝下跪,说明身世,央求搭救。深明大义的张明宦收留了他。世子遂拜张明宦为义父,改姓为张,取名张献龙,字御天。明亡,世子回天无力,只好隐居于此。后娶达川女子为妻,生三子,分别称大房、二房、三房。子孙生息繁衍,渐成气象,在古镇建起了互相连接的十二座庄院,俗称“大庄子”,在今主街之北。至今子息已达2000余人。这就是古镇“洪武张”的来历。

 河口也可谓人杰地灵,张姓子弟或著书立说,彰显英名于文章;或武功卓越,效力疆场,名垂纬编。举人张维典(东街有其举人府,在胡锦涛下棋的棋牌院对面)、巨凌云等,《皋兰县志》载《张维典传》、称其“学品俱优、著敬惜字纸、戒杀牛犬、纲取禽兔”,“著作多以劝世而著称”,有“铁笔维典”之称。又如清末千总张廷彪,身背大刀,手持长矛,奋勇抗击八国联军,为官清廉,是兰州人的骄傲……

 春秋变迁,江山易主,河口古镇也历尽沧桑。在山河换形移状的移风易俗的革命中,乡村的宗法制社会遭到空前的破坏,乡绅的文化传统和文脉气息也濒于奄奄一息。土改、大跃进、四清、文革使传统民居频换主人。无产者自然没有传统文物建筑的保护意识,而任城池、古建筑、祠堂庙宇日渐破坏和倾颓,居民为了砖石木材的需要则肆意拆毁。古镇不复原貌。岂单单是“街呈十字店重重,昔日繁华尚有容,水陆码头衰去后,商家后代尽从农”(柳祥麟《古堡商街》)。那仅仅只是经济层面的原因,远不是事实的全部。到本世纪初,这个古镇已沉寂近六十年,日渐萧条……

 改革开放、文化传承和旅游热唤醒了人们久远的记忆,原来宗法制下的古色故乡的乡镇,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传统乡绅的奇闻轶事、令桑梓生辉的名人传奇,可以带来经济效应,招徕四方游客,使空空的荷包鼓起来。于是,各地都在绞尽脑汁,挖掘潜力,寻找资源。自然,金城古渡、四大名津。洪武张传奇、西陲要隘,都有风流蕴藉。于是古镇的复兴重建被提上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

河口古镇5.jpg

 经调查,河口古镇现存文物有:明朝宣德、咸化年间族祠两座;清代晚期族祠3座;明清时期商铺3座和四合院落38座;狮子楼台两座;明清时琴桌、太师椅、方桌、衣橱约16件、习武块石1 个;磨扇、石碾实物3个;城池石匾一块、钦赐木匾一块;清光绪年间制作的彩灯、纱灯101件;族谱16部,修谱最早的系康熙47年。其中四合院落总占地面积约为13984平方米,被列为区级“古民宅” 保护对象,仅此,在兰州市尚属保存之最。这就有了重建美古镇的依据和本钱。虽然岁月流逝,沧海桑田,但古镇并没有完全堙没,仍然保留其商贾码头、战略要塞、交通枢纽的遗迹,也融含了辛店文化、秦汉文化、唐宋文化的痕迹,那乡村民居在久远的历史里 也沉淀了多样的文化遗存,使古镇享有兰州以西“文化之乡”的美誉。所以她能脱颖而出,也是历史的必然。2008年,河口村被兰州市列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单位;2012年12月则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核定为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9月省政府批准其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于是便有了重建古镇的议案。同年9月批复立项,2014年3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主要实施“441137"建设项目工程(4个城门、4个牌坊、1座钟鼓楼、1个古码头、37个古院落)及古镇核心区民居外立面改造、停车场修建、巷道砖雕美化建设等。该项目将通过对河口古镇老街、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历史文化的挖掘、创意和适度开发,结合水岸景观及古码头“一墙三街”项目(仿古城墙800米、酒吧一条街、名优小吃一条街、陇上民俗风情一条街)的建设,使河口古镇以其历史文化气息,成为集现代滨河水岸休闲文化和千年丝路古道商业文化为一体,承担特色商业、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功能的历史文化旅游区;挖掘其文化底蕴,提升其休闲商业功能,以充分发挥其文化旅游生产力的巨大效应,成为兰州国际港务区的重要产业板块,兰州市民文化体验休闲旅游首选目的地。

 穿过东门牌坊,进入文昌阁,鼓楼、远处的城池门阙杂处在林林总总的民居中。沿街复古的建筑,以木色的房檐,青色的墙砖,大红的灯笼,鳞次栉比的商铺,飞扬的古旗,吸引着游人。鼓楼北侧的乡村政府,前有挑檐飞脊的前出古典门厅,门厅后是青灰色清水白线砖砌围楼,密檐大窗,颇似波斯城堡。鼓楼西侧小巷,直通典雅富丽的大戏院,凤阁龙楼,白石平台,恐怕是全国古镇的唯一。

 南街则是河口三大主街之一,复建中的商号牌匾历历醒目,老街上已有卖粮油,茶叶,水烟,皮货,陶瓷,煤炭的瓦肆、门店,不久的将来,也会是东西南北货,应有尽有;四方贸易者,络绎不绝。沿街标有古民居的院落,是保存完好的“前店后院”式古民居,前面店铺四开门,后宅则是四合院。走进保存完好的“二进”院落,首先看到一扇巨大的照壁,将院落内的情形遮挡得严严实实,这在古代,取“财不外露”之意,并保护内宅不使外人窥探。民宅的门色,代表着主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实力。一般平民家的宅门,取用原木本色,称为“柴门”;官宦人家、富豪巨贾,门可涂为红色,饰以铜钉,门额悬有匾额,我们在举人府外,遇见了来祭拜先人张维典的后人,谈吐举止,异于常人,书香门风,隔代犹存,让人伤感不已。

 出了东稍门,迎门是一棵树龄150余年的左公柳,依然千枝垂拂,绿丝袅袅。往北是龙王庙,近门,邻水处,一座临水楼台正在建筑中。沿着河滨,木质栈道已近成型,向南去,通向临水的城楼式观光游宴楼阁殿宇,也带点波斯情调。再往南,就是那名闻黄河水滨的两座水车了。被山临水的古镇,4个城门、4个牌坊、1座钟鼓楼、1个古码头和37座古院落已初具规模,尽显明清风格。但更多的民居、门面还有待改造,复古就要神似而非形似,楼阁中不该有水泥石面楼梯,建筑彩绘应靓丽生辉,而不应发暗滞涩,无以显示金碧辉煌。临流远望,水随去秦陇天地无垠。过去的毕竟永远成为过去,复古的终究没有岁月的积淀而略显单薄,甚而肤浅。尽管里巷门柱楹联,街面墙壁青石浮雕字画,处处透漏着古代文明教诲和文化传承气息。但假如它没有融入古镇人、游客的骨髓里、精神气质里,终究还是一张皮。

河口古镇7.jpg

 青山魏巍,黄水滔滔,复兴的古镇在古渡的夕阳里熠熠生辉。她的过去、现在、未来,尽在时代的风云中,尽在文明的毁灭与复兴中。但日月常在,流水永恒,会铭记她的一切,沉沦、衰败与繁荣昌盛……

   

   二、树屏丹霞风景区

树屏丹霞.jpg


   兰州树屏丹霞景区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同类型地貌中分布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总面积达600平方公里,分布在兰州市永登县、西固区、安宁区等地,主体部分位于永登县的树屏镇、苦水镇内,是国内距离省会城市最近的丹霞地貌群。

   兰州树屏丹霞景区规划面积400平方公里,景区范围内,地域壮阔,起伏多变,地质奇观密集。由于日照的差异,阳坡和阴坡形成不同的景观。阳坡主导色调为橘红色,阴坡主色调为深绿色。景区内共有30多所天然水坝,所以兰州树屏丹霞又被称之为“水韵丹霞”。景区生态系统完善,单位景观造型奇特,彩丘峡谷、绝壁丹霞、崖壁群落、峰峦彩丘、丹霞象形石、景观类型多样,差异化组合度较高。

   兰州树屏丹霞主体地质遗迹为丹霞和红山湾地貌(彩色丘陵),还伴有河流地貌、造型地貌、差异风化、平衡(风动石)、微型地貌、还原斑、波痕、洞穴等地质构造现象,类型丰富。从面积上来说,这是目前在国内已发现的同类地貌中最大的丹霞地貌景区。在大红山—大淮山一线分布着众多大型丹霞崖壁,长度达1.3公里,国内罕见。另外,兰州树屏丹霞自然性完好,除边缘地区外基本上没有人类活动,绝大部分保持着原始状态。

 

   兰州树屏丹霞景区不仅自然景观丰富,景区内及周边的历史文化十分悠久。主要的人文景观资源有位于红城镇始建于明弘治五年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感恩寺,位于苦水镇始建于宋代、清康熙年间疯癫和尚李福得道处猪驮山,位于树屏镇杏花村的通海山等。景区周边的苦水镇,有“中华玫瑰之乡”之称,被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沃土”,主要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苦水高高跷和兰州太平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月二龙抬头社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苦水下二高调、木偶戏、铁芯子等,据不完全统计,共有8类20余种。

  

   PS: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字体 【打印本稿】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