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12620100MB1293183H |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 2023 | )年度 |
单 位 名 称 | 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理委员会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理委员会 | ||
宗 旨 和 业务范围 | 景区规划 设施保护 资源统筹 景区执法 | |||
住 所 | 兰州市城关区通渭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达朝荣 | |||
开办资金 | 1260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兰州市人民政府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605 | 14014 | |||
网上名称 | 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理委员会.公益 | 从业人数 | 36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2023年3月13日办理法人变更登记,开办资金由10092万元变更为12605万元。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严格执行章程。2023年,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兰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强省会”行动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市委“1139”工作部署,以“先发力、带好头”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加快建设赏心悦目、美丽宜居的现代化都市会客厅。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订的总目标,开展了以下活动。(一)加快推进全域规划建设。一是编制《黄河兰州段(重要节点)生态综合治理规划》。二是加快推进黄河(兰州段)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已完成项目勘察、地形图测绘等前期工作,拟申报2024年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8794万元。三是推动游览步道改造提升,在南滨河路雷坛河至水车博览园段游览步道新建2米宽塑胶跑道2.7公里。(二)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一是释放旅游新势能。成功创建金城关·黄河古渡国家4A级旅游景区,整合景区周边停车场13处8000平方米,更新垃圾桶、座椅433处,完善景区导览牌、指示牌708个。二是构建文旅新格局。与永靖黄河三峡大景区、武威金色大道·马踏飞燕大景区签订景区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三是增添城市“烟火气”。联合市黄河公司,加快打造桥边咖啡馆、亲子游乐园,盘活水车园等闲置资源,推动黄河茶摊、街景店车、休憩网点等提档升级,增设露营基地5处、河畔小憩网点11处、自动售货机35台。试点开放北滨河路人文始祖园至银滩港林下空地1.52万平方米。四是精心举办文旅活动。策划举办了“黄河·印象”大型无人机演出秀、“飞天舞”表演、“相约黄河之滨,共赏非遗之美”非遗文化展演、“邂逅·在黄河之滨”等一系列活动,促进兰州旅游市场持续升温。依托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东方甄选兰州行”“大美兰州在‘线’等你”直播活动。 (三)全力做好旅游服务保障。一是切实解决旅游高峰如厕难问题。通过新建、改建、租赁、借用、联盟、设置引导牌等方式,“五一”“国庆”和暑期旅游高峰,在中山桥周边开放公厕18处,提供厕位148个,有效解决“如厕难”问题。二是免费开放停车位。市民公园、白塔山公园、廉政公园、云峰和百慕停车场等处免费开放停车位60余个。三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周五组织委系统干部职工开展“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节假日期间,委领导现场带班,机关干部放弃休息,每天10点到23点在中山桥景点为游客提供景点咨询解答、客流疏导、安全提示、文明引导等服务,2023年我委被省文旅厅授予甘肃文旅创新工作“旅游应急服务最佳保障奖”。 (四)加强景区精致管理。一是实施“兰马赛”氛围营造和赛道装点工程。在沿线9处重要节点设置各具特色的主题绿雕景观,全线摆放万寿菊、矮牵牛等各类盆花2576.42平方米。在北滨河路中山桥至元通桥段河堤彩绘“白塔层峦”“河楼远眺”等231.8平方米,用剪纸艺术展示兰州古八景。二是严格贯彻《黄河保护法》《兰州市黄河风情线大景区保护管理条例》。集中开展趸船、泵站、乱停车、马滩湿地、奥体中心片区整治,行政处罚9件,拆除废弃公厕2座、私搭乱建660平方米,配合拆除趸船3艘序。三是全力推进“园林兰州”建设。严格按照《甘肃省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标准》一级做好绿地养护管理,新栽苗木7.2万余株,新建绿地护栏1250米,改造提升绿篱草坪9.2万平方米,修剪绿化带226.4万平方米、乔灌木15.4万株,开展病虫害防治96.7万平方米,清理枯死植株568株。四是常态化做好精细保洁。集中开展扫雪除尘、焚烧祭祀、烟花爆竹、607号路等专项整治,定期组织周末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清理卫生死角90余处、垃圾杂物148吨,清割芦苇杂草235吨,冲洗路面65万平方米,新建劳动者驿站5处,维修更换垃圾箱、休闲座椅140个。(五)严格履行法治建设职责。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责任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做好“八五”普法宣传工作,结合主题教育和青年理论学习,把学习党内法规列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重要内容,促进党内法规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黄河保护法》,联合黄委会上游局、省水利厅、市水务局、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开展主题宣传活动5次,营造了依法保护黄河的浓厚氛围。加快推进《兰州市黄河风情线大景区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完善,确保与上位法有效衔接、协调一致。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统筹发展和安全。一是全面排查整治亮化设施。积极处理黄河北岸中山桥至元通桥亮化照明灯不亮问题,于7月17日恢复亮灯,并联合市住建局、市黄河公司开展专项排查整治,确保全线亮化照明设施应亮尽亮。二是加强涉水安全宣传劝导。执法人员及志愿者对进入水边的市民游客及时进行劝离,在景区临水区域设置安全警示牌加大宣传,提醒市民游客提高警惕,主动远离危险水域。四是加大联合巡查力度。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动,科学研判旅游旺季中山桥南广场游客量,当游人聚集、流动不畅时,联合公安部门对中山桥南广场东西两侧人行天桥实施单向通行,安全疏散了市民游客,防止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协调公安、交通、文旅、气象、卫健、应急、消防等部门,全力保障“黄河·印象”国庆大型无人机演出秀活动,统筹做好安全保卫、交通保障、应急处置、医疗急救等工作,确保活动顺利举办。联合公安部门开展跨年夜烟花爆竹专项整治,劝阻销售燃放烟花人员1000余人,加大《兰州市烟花爆竹管理条例》宣传力度,增加联合巡查检查频次,防范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持续打好项目“双进”大会战,赴上海、深圳、广州、南京、苏州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考察走访广州亿航智能公司、玉禾田环境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爵控股(苏州)有限公司、南京文旅集团等12家企业,积极参加新华社甘肃分社、市委宣传部组织的“江河同源、金金生辉”城际文化交流推介活动、2023年丝绸之路旅游营销大会,“兰洽会”期间向全国文旅行业500强企业发出邀请函70余份,积极招引优强企业来兰投资。协同兰州黄河公司多次对接广州亿航智能公司,就兰州发展载人无人机沿黄低空旅游项目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协调引进兰州鹏悦首府项目,落实到位资金2.3亿元。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努力方向。(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风情线城关桥至中山桥段游览道、健身步道等基础设施陈旧破损,影响市民游客出行体验。《黄河保护法》施行后,黄委会河湖边界线进一步明确,对大景区项目建设的限制和要求日趋严格。(二)项目建设资金相对匮乏。大景区管委会没有中央和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困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每年市级财政预算资金有限,众多迫切需要实施的民生类项目缺少资金支持。(三)文化旅游品质还不高。旅游资源市场化运营程度不高,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还存在“留客难、停车难、行路难、花钱难”“缺文化、缺产业、缺体验、缺活力”等问题。 下一步,要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政治要件闭环落实”机制,切实抓好理论武装,通过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组织宣讲等形式,持续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深入开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抓实抓好基层党建“细胞工程”“头雁工程”“先锋工程”“强基工程”,建设“四强”党支部,打造“六有”党建活动场所,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推进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政策资金,推动实施黄河(兰州段)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绿化美化香化水平,着力建设河畅、岸绿、水清、景美的黄河生态廊道。推动实施黄河河道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建设西沙大桥至银滩黄河大桥段河道健身步道,增设文旅驿站、休闲座椅等便民服务设施,打造黄河之畔幸福通道。推动实施绿色公园黄河文化展示项目,以彩陶文化为主题,结合黄河诗词、黄河流体形态、甘肃简牍等元素,进一步弘扬甘肃特色黄河文化。依法守护黄河安澜。持续开展河道岸线综合整治工作,保持对河道“四乱”的高压管控态势,巩固历史违法建设整治成果,对新增违法建设做到露头就打,确保景区违法建设“零增长”。牵头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加强与涉河部门联系协调,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和“景区统筹、县区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提高协同共治效率,着力提升河道岸线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加强文旅融合发展。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统领,争取省文旅厅强省会支持兰州文旅发展项目资金,加快实施金城关·黄河古渡景区综合提升项目(一期)。坚持全域布局编好“大规划”、联动建设“大景区”、发力推进“大项目”、提标完善“大配套”、覆盖优化“大服务”、统筹开展“大营销”,不断创新丰富旅游新业态,加快补齐旅游基础设施短板,把兰州打造成西部旅游大环线的重要枢纽和旅游目的地,把黄河兰州段打造成黄河文化旅游示范带。坚持“硬件”“软件”同步抓,深入挖掘兰州碑林文化资源,开发亲子游、研学游、学术游等学习交流项目,持续开展书法作品展,包装推出汉服表演、古筝表演、茶艺表演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兰州黄河IP,把兰州旅游业发展搞活搞好搞旺。举办第二届“小小讲解员”大赛,继续招募志愿讲解员,建立多语种讲解员队伍,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进行联动宣传,讲好新时代兰州故事,不断提升“黄河之滨也很美”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筑牢旅游安全屏障。推动实施白塔山建筑群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白塔山山面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白塔山百花亭文物修缮和办公楼地质加固、兰州碑林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切实筑牢安全防线。常态化开展防汛安全、旅游设施、森林防火、文物古建、建设施工、绿化环卫作业等风险隐患排查,对景区内羊皮筏子、快艇、缆车、滑索等重点行业和从业人员强化安全监管,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对各类隐患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改、早消除。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演练,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不断提高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好安全发展这张报表。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 |||
相关资质 认可或执 业许可证 明文件及 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 受奖惩及 诉讼投诉 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其 使用情况 | 无 | |||
事业单位 委托意见 | 兹委托登记管理机关公示我单位年度报告书。 | |||
法定代表人: | | 公章: | ||
2024年3月7日 | ||||
举办单位 意见(含 保密审查 意 见) | 该年度报告书情况属实,并经保密审查,可以向社会公示 | |||
| 公章: | |||
2024年3月7日 | ||||
填表人:康芸芸 联系电话:13893409766 报送日期:2024年3月11日 |